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09-19 14:31:59,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在特别讲究原料取材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里,纸多以产地命名,如“宣纸”、“夹江纸”、“西山纸”等。
而有一种叫元书纸,又称谢公纸或谢公笺的纸,以其使用场合、用途、监制官员的名字命名,与很多典故息息相关,足见其地位的特殊,和后人对它的怀念。
元书纸本名赤亭纸,产于今天的浙江富阳,采用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笔书写用纸。
生产历史悠久,北宋真宗时期(公元998-1022)已被选作“御用文书纸”。
因皇帝元祭(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改原称为元书纸;又因当时的大臣谢富春支持此纸生产,故尚有谢公纸或谢公笺之称。
其特点是:元书纸具有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
古代主要用于书画、写公文、制簿册等,现仍为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喜好的书画用纸,此外,还可作裱装画轴及上等包装纸等。
喻家世代制元书纸,靠这门古老的手艺赡养了喻氏子孙,也使得家族文化得以延绵至今。
战火纷争,国家动荡的年代,中间曾有断代,改革开放后,喻家重拾祖传手艺,到喻茂刚这一辈,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三代。
小喻原本学的是国际贸易,毕业后在快节奏的都市也工作了一段时间。
元书纸传世匠人喻仁水
小时候镇上都是做元书纸的,从上山砍竹、削竹皮、摔打、切段、浸泡发酵、和浆、捞纸、糊纸……喻茂刚对手工做纸的艰辛可是达地知根。
由于现代社会对书写材料需求变化形成的市场萎缩,以及传统手工造纸的辛苦,很多历史上曾赫赫有名的传统工艺造纸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元书纸由于对制纸竹料选用的苛刻,更是面临即将失传境况。
至今为止,真正选用富阳新鲜出土的优质毛竹,去皮,不添加其他木料杂质,沿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元书纸,没有几家。
在竹香、书香里长大的孩子,骨子里浸润着古老手工延递的文化和使命。
父亲并没有急切催促小喻回来接手他的家业,但他知道,如小船在大海里搏击,见识经历过波澜壮阔的浩瀚,仍然要回到自己停泊的一方港湾。
有家族传承百年的手艺做底,才能撑起他这艘杨帆的航船。小喻义无反顾的回到家乡,踏踏实实跟在父亲身边学制纸。
从一根竹子到成为一张元书纸至少要经过几十道工序。
元书纸传统工艺不同于其他竹纸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选料。
“一定要选用当年清明前破土而出,小满后收割的嫰毛竹。由于毛竹见风则硬,所以每年只有农历小满前后2个礼拜左右的时间可以砍竹,削皮,准备原料,时间相当紧凑,太早,毛竹的纤维结构还没有成熟,出料少,太晚,竹子太硬太脆,不好加工!好在现在为了纸的质量,由父亲这个老师傅亲手捞制,准备一定量就可以了,换鼎盛时期,起码几十个人每天起早贪黑的干这活。不然就没足够的原料来做”。
元书纸传统工艺不同于其他竹纸的另一个重要工艺环节,就是一定要去掉竹皮,只留竹肉。
“削皮看起来是个不复杂的活儿,但要去掉的皮薄厚度到哪个层次,全凭经验和摸索。
我现在几乎完全靠手感,用手一握一根竹子的皮,我就知道该削多少。
刚学时几乎每天手上都会磨出血泡来,这也是手工做纸真实经历的辛苦才开始”。
“然后再把削好的竹子进行摔打,这个也全凭经验积累和手感,打不烂的话,就很难进行后面的工序,做出来的纸也会比较硬而粗糙,打得太烂又会失去竹纤维的韧劲。”
“摔打好的竹子切成段,淋上石灰水进行发酵,自然分解,泡半个月,然后再淋上处理过的尿液”。
元书纸制作工艺—摔打竹肉、切段
元书纸制作工艺—浸料、发酵
元书纸制作工艺—出镬
说到所用的“尿液”,小喻并没有回避或选用美化修饰的词去解释半天,而是很干脆的告诉我:“我也曾经试过用化学成分与尿液相同的东西去替代,但出来的纸质效果就是不一样,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真的是非常耐检验。
有时年轻人会觉得看着东西蛮好的,想看看是怎么做出来的,想学一学,但看到那些制作工艺,会觉得不可思议。
很多东西不是化学成分一样就会制作出一样的东西来,一些微妙的发酵变化、温度,还有可能尿液因子因带着人体一些其他成分在,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小喻说起这些具体的工艺来,如制纸几十年的老工匠,全是一手的心得总结“干货”。
其实,这就是传统技艺的一些无法按现代工艺科学量化的秘密所在。
元书纸制作工艺—拣料
元书纸制作工艺—捞纸
元书纸制作工艺—晒制
元书纸制作工艺—拣纸
这样的原材料,工艺制作出来的纸,才有着墨不晕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的优点,成为宋皇室御用文书纸,也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
当代著名书画家朱关田、霍春阳试用后都赞不绝口。很多书画大师用过元书纸以后就觉得非此纸不可,其他纸已不能相提并论。
曾有福建的一个茶商千里迢迢找来,花高价请喻家个他用元书纸做几本册子——“我不在乎价格,我要的是纸品一定要非常上乘,因为是活动时请书画大师们题字用的”;
也有复旦毕业的古籍修复专家,初学书法时便寻着过来定纸,小喻曾劝其改用便宜的机制纸,对方说:“在练笔时就选用好的纸,下笔时就会很慎重珍惜,善练其字而不舍浪费好纸呀”。
著名书法家朱关田选用元书纸
书画大师霍春阳在使用元书纸创作
“元书纸多是行业内人士认可购买,以前我们的商业模式都是B2B的,很少做营销,都是书画家,文玩雅藏字画的人用了觉得好,跟人推荐来订货的。
现在我在探索做它的衍生品。常有人问我,你们家有没有笔记本啊,书签啊……我说没有,我们做的的就是正宗元书纸。
但是现代年轻人对文化的传承,就需要承载的物质有跟着时代变化与时俱进的创新,比如新奇、独特、有趣、实用而精致”。
衍生品-线装书
衍生品-信笺
保留传统技艺品质的精华,赋予其更多元独特的外在形式、外观、使用感,将是当下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探索发展的一条有利之道。
一件古老的技艺得到传承是时代之幸事,而赋予随着需求变化的创新改变,才是传统非物质文化生命力的延续。
作者:霁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