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16-07-21 16:54:31,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国庆假期,各大景区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这些商品本应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却发现,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
国庆假期,在国内某景区内,一位游客买了一块“湘绣”手绢。这名游客无奈地表示,一块绣了几朵花的手帕,在南京、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叫“蜀绣”,到了江西成了“赣绣”,花样都相同,就是名字不一样。有的游客则吐槽:“朋友去四川给我带来一把梳子,上面竟写着‘少林寺[微博]纪念’。”更有网友表示:“到景区买商品还不如去义乌,那里应有尽有。”
一直以来,包括旅游纪念品在内的文化衍生产品常被诟病缺乏创意。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关于旅游纪念品的创意不少,但能把好想法做成好生意的体制机制比较欠缺。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旅游纪念品版权的保护力度和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创意产品的产业链要衔接紧密。这样才能产出叫好又叫座的旅游纪念品。
目前,国内一些景区已在尝试开掘旅游商品这一“富矿”。国庆假期,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商品展销区,印有“八一起义”字样的计步器人气很旺。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王小玲说:“我们的商品一直根据游客的需求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对于特色纪念品,王小玲认为,需要景区与创意、营销、版权代理等方面的企业合作,创造出无法复制的资源基因,打造出“离开这个景点就买不到的特色纪念品”。
此外,也有专家提出,景区可以加深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让其参与产品的研发,景区为之提供市场,实现双赢。
责任编辑:张娣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