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09-27 10:24:37,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如果仅仅从立县的时间起算,成立于 1945 年的周宁当然很年轻,迄今只有区区 77 岁,跟周边许多动辄几百上千年历史的县市相比,相当于县域排行榜上的少年。
周宁新城区 叶罗彪 摄
但从历史的版图来看,周宁的前身约等于东洋里,因而也拥有约千年历史。而东洋里最早的地域,即相当于东洋溪流域早期的范围,而后随着历史进程而渐次扩展或变迁,终至于变身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县。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地方被称作什么“里”,可见其原本的行政区划大不到哪里去。“里”是会意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从田从土,本义是居住之地,引申泛指人群聚居的地方。里又是古代地方行政组织,引申指街坊、家乡。里又是长度单位,上古时一里等于三百步,现代一市里等于一百五十丈,约等于半公里。如今带着浓浓乡愁味的“故里”“邻里”“乡里乡亲”等词语与此同出一源。
采用“里”作为一个户籍管理单位的做法,可谓源远流长。作为人们聚居的地方,一个“里”究竟包含多少家,历代各有不同,说法也各异,一说是二十五家,也有说五十家、八十家、一百家等,而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随着朝代的演变,“里”的范围也在变化并有所扩展。
叶先设 摄具体落实到东洋里,根据历史文献记录可以大体厘清其演进脉络。据《宁德县志》及其他地方资料所载,关于东洋里如何演变到周宁的表述如下:
青田乡东洋里为旧时宁德县(现蕉城区)下辖乡级行政区划之一,从宋时始设,并一直沿袭至清朝。其间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把东洋里升级为行县级别。东洋里后来的辖地大部为现周宁县属地范围。
清雍正十三年(1735),宁德县划出东洋里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 4 都,设周墩分县,却比原东洋里区域少了十四、十九两个都,大体相当于少了现在的咸村与玛坑,由宁德县丞治理。光绪三十三年(1907),周墩改设县佐署,由宁德派县佐治理。
民国元年(1912),周墩改由宁德县派分驻员驻治,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周墩特种区。1945 年升为县,取周墩、宁德首字命名为周宁。1948 年增加宁德县咸村乡与玛坑乡的部分区域。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周宁县人民政府,并于1955 年依令兼并原属寿宁的纯池乡 11 个行政村和泗桥乡全境,周宁终于从名字到版图达到成熟稳定状态。
咸村镇镇区 叶晓晖 摄上述史料说明:周宁大部分的辖地原属宁德东洋里,但不知为什么,实际的范围虽然一直在扩大,“里”的名字却沿用很长时间。所幸东洋里人民十分争气,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名实相符的灿烂文化,从而促使其行政地位逐步提升。东洋里人文史和采银史从北宋开始;明朝中期由于银矿恢复开采渐入佳境,带来繁多的行政管理事务从而升级为行政县;清雍正时期为政严苛,改设东洋里为周墩分县便于统御;民国处于大变革时期,所以经过几次变革,终于把东洋里升格为周宁;新中国成立后,周宁县从外延到内涵都进一步走向完善。
周宁从东洋里变身而来,其中经历了东洋行县、周墩分县、县佐署、特种区等过渡形态,对应着社会经济与人文的显著变化与进步。但无论如何嬗变,有一条主线始终没变,那是银矿。纵观东洋里近千年历史,其中大部分时间都与古银矿的发展息息相关,并由此催生了各类产业,造就了以银文化为基调的物质和非物质文明,不妨称之为“银色文明”,下面有专文论述,此处不作赘述。
古银矿 李洪元 摄
行文至此,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几个概念的特别含义。其一是“洋”的含义,在闽东山区,“洋”具有字典里找不到的意思,通常特指宽广而宜居的平地,比如福安的坦洋、过洋、长洋等地,寿宁的外洋、南洋,古田的泮洋,福鼎的文洋等。而周宁人显然对“洋”更是情有独钟,叫洋的地名比比皆是,随意举几个例子:洋中、洋头、洋尾、后洋、梧柏洋、杉洋、豪洋、北洋、上洋,等等,只要跟洋扯得上边,管它是头是尾都觉得有荣。其二,“东洋”作为周宁最大的一大块平地,以其宜居宜耕的地理环境和丰裕的土地及自然资源,繁衍生息着超过三十六个村庄的黎民百姓,从而在周宁地界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三,正由于“东洋”在聚居地方面的特别分量,导致近千年历史上以“东洋”加一个行政区划单位的“里”作为古代东洋溪流域的行政名称,称为“东洋里”。
但是需要注意:东洋里不等于东洋,前者的范围不断扩大,大体相当于东洋溪流域范围,后来也涵盖了今天周宁的部分区域,后者则仅仅指东洋三十六村所在地域。有的文献上将东洋与东洋里混为一谈,或把东洋与狮城划上等号,都是不够严谨的。
当然,周宁的历史并非仅仅从东洋里开始,东洋里只是给了周宁古代地域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划名称和由此带来的行政管理事务。事实上,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周宁地域上繁衍生息。根据 1987 年福建省全省文物普查发现,周宁境内共有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 26 处。而于 2008 年开展的文物普查新发现了一个遗址——龟背岗遗址,位于距离吴山底水库约 700 米的大桥头村。这些考古发现,尤其其后进一步发现的印纹硬陶、夹砂陶以及原始瓷器残片,都充分证明了周宁的人文历史开端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距今三千多年。但此后一千多年受限于地理条件,与外来文化形成天然阻隔,基本维持在比较原始的渔猎生产生活状态。
从隋朝开始,中原氏族陆续进入周宁境内。《宁德县志》记载,隋朝隆公之子黄鞠于大业十年(614)携眷入闽,先避居宁德,后迁入周宁咸村,次年,与开发石桥的朱福易地而居,黄鞠和朱福在咸村一带留下了不少生产生活遗迹。其中朱福被咸村和霍童百姓尊为土主,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朱福生日这天,当地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
咸村古民居 叶先设 摄唐至五代时期,中原文明更大规模进入相当于如今的咸村、狮城、纯池、礼门、泗桥境内,带来大量先进的农耕文明和建造技艺。咸村的云门寺、凤山寺、普济桥,纯池的般若寺,都建造于这一时期。同时,以上各乡域内散存着该时期的宗祠及民俗文化,比如陈峭的稻草龙、仕本及其他各村的板灯龙习俗,都传承自五代时期甚至更早。在咸村还出土了唐代的盘口壶、玉璧碗等珍贵文物。所有这些情况都生动地说明,唐朝以来,中原氏族和中原文明在周宁已占据主导地位。
李洪元 摄
综上所述,周宁既年轻又古老。少年的周宁从 1945 年开始,风华正茂;青壮年的周宁以东洋里时期为主,兼容了隋唐及五代时期的文明成果,时间跨度长达近千年,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于今有的风采依旧、有的愈加熠熠生辉;古老的周宁土地上,也留存着许多遗址及文物,足以引发思古之幽情与追溯之乐趣。
附 录
周宁县(暨东洋里)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周宁县,古为七闽地。春秋属越,战国属楚。
秦属闽中郡。西汉为闽越国,东汉属会稽郡。
三国属吴建安郡。晋南朝属温麻县。
隋属原丰县(闽县)。唐属长溪县。
五代闽龙启元年(933)起属宁德县,宋初为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建东洋行县,由宁德县主簿驻征赋税。
清雍正十三年(1735),分割东洋里十五至十八都设东洋分县,由宁德县丞驻治,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由县佐驻治。
民国元年(1912),东洋分县改由宁德县派分驻员治理。民国三年(1914)复设县佐。民国十八年(1929),裁县佐设警察所,综理辖区行政事务。民国十九年(1930),改设公安分局。民国二十二年(1933)六月,改设宁德县第五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六月,改设周墩特种区,脱离宁德县辖,直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公署驻长乐)。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又改为宁德县第三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一月,复为周墩特种区,隶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九月,改隶第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一日设县,以周墩、宁德两地首字定名周宁县,县治在狮城,辖地 639.6 平方公里,隶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四月,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九月,析出宁德县咸杉乡 127.7 平方公里归周宁县辖,全县面积增至 767.3 平方公里。
1949 年 6 月 28 日,周宁和平解放;9 月 1 日,成立周宁县人民民主政府;11 月 12 日,成立周宁县人民政府,隶属福安专员公署。1955 年 9 月,寿宁县划出第六区(今纯池乡的 11 个行政村和泗桥全乡)辖地 278.7 平方公里,归周宁县辖,全县面积增至 1046 平方公里。
1970 年 7 月起,隶属宁德地区(现宁德市)。
往
期
推
荐
【文苑撷英】川中,鹫峰南麓金凤凰
最新放假通知!最长8天文字来源:陈圣寿(《东洋溪流域》一书中第一章《流域考略 史海钩沉》)图片来源:文中所示本文编辑:刘志玮
二审:魏知秋
三审:郑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