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09-28 07:26:06,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日本老牌电子巨头东芝公司再陷风波。据外媒报道,近期东芝的收购交易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随着大多数国际收购公司准备退出这笔交易,日本国内买家或将完成对东芝的收购。
今年2月,东芝方面表示,其首席运营官柳濑五郎已经辞职,因审计人员发现他挪用公司资金。公司还将截至今年3月的2022财年全年营业利润预期从此前的1250亿日元(约合64.3亿元人民币)下调至950亿日元(约合48.9亿元人民币)。
收购交易“缩水”、高管辞职、利润大跌,中国人曾经非常熟悉的这家日本百年企业、“日本制造”的重要代表,前景越来越黯淡,甚至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事实上不只是东芝公司,松下、日立、索尼、夏普等昔日辉煌的“日本之光”也都面临严峻挑战,在近年大热的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中,日本企业都不在第一梯队。从繁荣到停滞,是企业的选择偏差还是被时代淘汰?日本大企业如何突围转型、危中求机?
这是 2021 年 4 月 7 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东芝公司总部大楼 新华社/法新
1
日本制造的缩影
东芝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柳濑五郎曾多次提交娱乐费用,却没有报告与会者的姓名,违反了东芝集团的规定。
此外,东芝公司日前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10~12月净亏损167亿日元,而上年同期为净利润551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7.5%至53亿日元,远不及分析师普遍预期的370亿日元。东芝如今的狼狈不堪与昔日的兴盛形成巨大反差。
东芝家电有着14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的老牌家电企业。日本第一个电灯泡、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冰箱,都诞生在东芝的车间里,为东芝公司带来了无尽的荣光和利润。但后来,这些却成为企业最大的拖累。从2012年开始,东芝家电基本不曾获利,后来甚至出现了极其频繁的巨额亏损。
关于东芝的败局,很多分析人士指出是日本制造的缩影。事实上,日本家电行业近年来整体状况不佳,日立公司也曾出现巨大亏损,和东芝不一样的是日立并没有困守于当下的处境,而是当机立断,压缩产能,果断剥离亏损的家电部门。相反,东芝公司却对电视机、洗衣机、个人电脑这些传统家电业务千般不舍、万般不弃,最终失去了业务结构转型的大好机会。
最终,为求得生存,东芝公司不得不壮士断腕,进行“解体式重建”,将业绩不佳的东芝家电裁掉。然而,这个慢半拍的举动,还是给东芝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因为每生产出一件家电,东芝就多一点亏损。
迫于生存压力,东芝公司不得不变卖家产,将在印尼的电视机和洗衣机生产企业转卖给中国创维公司,将个人电脑部门与富士通合并,将白色家电甩卖给夏普,转而以半导体和核电作为核心业务。即便如此,东芝公司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东芝曾经的制造业神话破灭,日本制造业到底怎么了?
这是 2022 年 6 月 1 日在 2022 年汉诺威工博会上拍摄的日本东芝公司展区 任鹏飞摄/本刊
2
从匠人精神到丑闻缠身
日本制造的生产效率曾经很高,制造业就业人数在1992年曾达到顶峰,约1600万人,当时约占全产业就业人数(6400万)的25%。
日本制造业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层级分明的管理体制和精益求精的企业氛围。
同时,日本人喜欢工匠达人甚至胜过喜欢“天才”。日本拓殖大学教授野村进撰文指出:“在亚洲,将工匠达人尊为人生目标和典范的国家唯有日本。”在《一千年的志气:永不衰竭的企业竞争力》一书中,野村进重点研究了日本百年家族企业长青的秘密,其中匠人精神被重点提出。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就非常推崇匠人精神,他曾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日本电信巨头凯迪迪爱公司(KDDI)。
稻盛和夫本人也是一位拥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等同于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如果找到了不合格产品,就是听到了产品的‘哭泣声’,我就会想,‘这孩子什么地方疼痛才哭泣呢?它哪里受伤了呢?’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细心观察它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日本一直都推崇匠人精神,但近年来,却有多家日本大企业产品暴雷,丑闻缠身。
2022年6月,日本制造业巨头川崎重工召开记者会,承认旗下子公司存在多项质检造假的行为,跨度长达38年。
2021年5月,由于高达800节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车厢存在裂缝,导致英国高铁大规模停运。
2021年,三菱汽车被质疑尾气排放设备存在缺陷,并向德国质检部门缴纳了巨额罚款。同年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曙光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承认超过11万件产品的数据经过篡改和编造。
此外,神户制钢的造假史被爆超过30年;小林制药口服药添加了超标2.5倍的催眠成分,导致病人健康受损,公司被勒令停业整顿116天。
3
危机下的变革
面对当下的挑战,一些日本企业早已开始了转型之路。虽然日本的一些消费品企业近年来在制造业战线上有所退缩,但整体来看,一些深度整合于国际产业链中的日本企业表现依旧相当亮眼,尤其在关键零部件和技术领域。
例如,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造的ZYLON是世界上最强韧的“超级纤维”,用仅1毫米粗的ZYLON能够吊住450公斤的重量。而给优衣库供应服装面料的东丽公司,同时也给波音飞机提供制造机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作为消费品品牌,索尼尽管没有了过去的风光,但作为产业链上游的高价值部件商,索尼的地位依旧无法撼动。2017年,《时代周刊》评选出全球十佳科技产品,让人倍感意外的是任天堂的Switch竟然打败了iPhone X排名第一,成为日本新一代制造业的代表。
自1970年以来,日本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而日本企业也总是马不停蹄地去创新、去变革、去适应,在危机中突围转型、寻求重生。
来源:2023年3月22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6期编辑:张海鑫总监制:刘明 执行总监制:陈泽伟监 制:乐艳娜 责任编辑:张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