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09-04 09:57:20,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也许你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快乐,但是你可以用行动让自己逐渐变好~下面是福建中医药大学心理中心主主任丁闽江老师分享的保持心理健康的几条“妙方”(都是干货,建议收藏)
科学地讲,健康的含义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生理、心理、社会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关系,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社会环境不佳也会导致身心不健康,身心健康又会促进社会关系良性互动。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呢?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价;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符合集体的要求下,能积极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看到这个标准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其实大家一定不要曲解了其中的意思。有些人会问,那如果我不符合其中的某条或者几条我就心理不健康了吗?不是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更是因人而异的,只要你自己觉得生活过得不错,每天都能正常学习生活,能开心快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能慢慢释怀,不钻牛角尖,这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了。但是,从普遍性来说,如果做到了以上十点确实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大有帮助。
但是,生活中总有那么多人不快乐。据权威统计,人群中有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7%左右的人群心理问题严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提高。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丁闽江老师在此献给大家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希望对你会有所启发。
方法一:走出对心理健康的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这么认为:“我怎么可能会有心理问题,我没必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神经病的人才去看心理医生。我又没病,我了解心理咨询干什么!”、“医生,我觉得自己不行了,我得了抑郁症!能治疗吗?”、“得了心理疾病是丢人的事情,一定不要让别人知道了。”、“心理问题,自己扛一扛就过去了,没必要寻求帮助。”“我妈妈告诉我不能让学校老师和同学知道我有心理问题。”、“一旦有了心理问题就再也治不好了,要终身吃药。”、“心理疾病的药物副作用太大,不能随便吃,更不能长期吃。”你是其中的一种人的吗?大家都要知道身心是相互影响的,心理健康是你维持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保障。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这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而且这些常识都会在某个时期用的上;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焦虑不一定是什么心理问题,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理表现,正确看待,正确评估很重要;不能总是给自己心理暗示,心理问题的发生很多与自我暗示有关;有心理问题了不需要隐瞒,一定要积极的寻求帮助,就像是身体上有不舒服我们要中去求医问药一样,懂得求助是有智慧的表现。
方法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都是不一样的,也因此,造就了不一样的我们,有些人的成长环境缺少爱或者过分溺爱,有些人经历了曲折的人生,甚至心灵受到重大创伤,还有的人家境不好,长相不好,或者天生就有一些缺陷,于是出现了自卑心理,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不敢和别人接触交往,害怕走出自己的世界,让别人了解你,不想让别人看到你的弱点。我们总觉得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越不快乐,而事实上,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指数,也就是说快乐其实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必须要学会为进入我们生命中的人、事、物负起责任,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快乐,也接受人生的不完美。生活中我们总会抱怨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事情不能如我所愿,当怀着受害者心态去和现实较劲不仅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反而会越挣扎陷得越深,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会有人十全十美,不如顺其自然地去接纳令你不开心、不满意的事情,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学会不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方法三:理解痛苦和快乐都是生活的常态
很多同学希望无忧无虑,快乐永恒,但从生命的本质而言,正如叔本华所说:“痛苦是生命本身产生的,而生命又是意志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生命存在,每个人注定要在追求一个又一个目标中付出努力,承受压力,抑制渴望,忍受痛苦,简而言之,痛苦就是常态。痛苦是有正面价值和意义的。痛苦会通过不同的情绪体验表达出来,比如:愤怒、焦虑、恐惧、失望、内疚等。很多同学会害怕这些消极的情绪体验。但其实,我们要感谢自己不压抑这些情绪,因为正是他们的到来,才使我们敢于面对自己,从痛苦的内在根源找寻自我完善的动力。当你知道痛苦是生活的常态后就要学会乐观生活,乐观就是学会解释,当坏事情发生时,悲观者倾向认为坏事情发生在他身上的原因是会永久存在的,乐观者则相信导致坏事情的原因只是暂时的,暂时的就有改变的空间。乐观就是学会接受现实。当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客观合理地分析问题,把人和事情分开,就事论事。有时外界的客观条件是不因我们的意志改变的,我们只有放松心态,不怨天尤人才能有另一番天地,苏东坡就是典范。
方法四:换种思维方式生活
我们总是抱怨生活的压力太大,工作、学习、家庭、金钱、孩子、房子、甚至爱情,本来是生活的常态,是生活的快乐所在,却变成了背上的枷锁,总觉得社会不公,给你压力太大;习惯面无表情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心很硬很硬,甚至忘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如果你不那么匆匆,如果你拥有饱含爱的目光,如果你有足够的宽容,如果你能用一种发现美的眼光寻找幸福,幸福真的离我们很近;我们常说引起我们现在的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每个人对事件的不同看法,看法不同,观念不同,导致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就不同,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换种思维看待问题,你会突然觉得其实自己过得还不错!我们应该学会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时刻记得发现别人的好,而不是记得别人的不好,交往过程中也要学会尊重和换位思考,心中有阳光,哪里都温暖!
方法五:学会管理、宣泄情绪
情绪就像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有时这样有时那样,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历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绪体验,当我们喜悦时,自然欣喜欢愉,当我们面对负面情绪时,总感觉那简直糟透了。其实,负面情绪有时是一种善意的提示,提醒我们本性中爱的流动被阻碍了!我们要学会觉察情绪,学会分解情绪,接纳正常的情绪;健康情绪并不是指时刻处于阳光状态,而是你所表现出的情绪应与你所处的情境呈现出一致性。了解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例如,痛苦---很有用,它告诉我们这条路走不通,建议你换个方向;恐惧---很有用,它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很危险,建议赶紧逃跑;焦虑---很有用,它告诉我们这个事情有点麻烦,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也提示我们也许某些时候过于在关注结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言的作用对自身进行暗示,在遇到失意时,告诉自己:“这次不太好,下次努力就不会这样了”。保持良好情绪也不是要求你凡事都要保持开心的情绪状态,还希望你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至少两项兴趣爱好、结交几个知心朋友;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干些家务也不应视为负担,而是带着情趣去干,比如做饭,不断尝试新花样,享受烹饪的欢娱;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尤其是被人误解的时候,要亮出高姿态,待对方晓知真相后更会佩服你的宽容。关心别人也有利于营造好心境;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及时讲出来,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从而保持愉悦心情总伴你左右。当然,学会宣泄情绪非常重要,宣泄情绪可以运动、可以大喊、可以出游、可以谈心、可以写日记、可以健身、可以有很多很多方法。当然,找朋友倾诉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也是不错的选择。
方法六:坚持运动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法宝
《黄帝内经》中《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身心是互相影响的,动起来多么重要。运动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 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体育运动能促进身心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改善情绪状态;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情操和意志品质;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科学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大的心理效应,愉快和有趣的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情绪效应。锻炼要持续8~10周,每周2~4次的身体活动才构成身体锻炼。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与心理效益的关系说法尚不统一,但有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至少20~30min。 还要注意一点,并不是越高强度的运动越有效,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更适合选择有氧运动或者有节奏的腹式呼吸的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太极、八段锦等中等负荷强度的运动。几项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比高强度的锻炼对增强心境更有效。当然,运动方式你可以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就行,长期坚持,养成习惯,你会发现心理问题离你越来越远。所以,这件事你一定要做,也最经济实惠。
方法七:建立适度的学习生活目标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神”在个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从本原上来讲,神生于形,从功能上来说,神是形的主宰,神可御形。“恬淡虚无”更是给我们指明了保持心理健康的方向。《素问·汤液醪醴论》也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可见,欲求过度带来的忧患不止是造成精神困扰的重要因素,也因此说明了节欲守神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节欲守神呢?也就是说心理养生不仅要看到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更要注重自身精神的修炼,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减少主观欲望的需求,保持内心平静,保持身心健康。现代人总是想法太多,都希望自己“一夜暴富”,给自己定了很高的目标,一定要这样那样,一定要自己达到某种程度;还有的人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希望自己也能和那些牛人一样,有时候有目标、有想法、有榜样是好事,这样可以促使你前进。但是,想法太多,目标太高,比较太多就会给自己平添很多烦恼,内心就无法平静,也会伤神。因此,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从小目标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也要知道,其实人生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方法八:让自己的心中始终有爱的能量
生活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你突然会发现,工作、事业、金钱等等都没那么重要了,家庭的和谐幸福是人回归心灵之本。所以,用你的智慧去营造和谐家庭,这时你会发现,不管你的生活多么累,遇到多少困难,回到家里,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你的内心会是那么的安稳,那么的温暖,一切的烦恼将烟消云散。《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老祖宗认为:道德日全,就没有危险,道德不全,身体四处就容易有危险,所以我们要告诫大学生时刻恪守道德标准,以身作则,用德来修身,以此来保持身心健康;所以建议大家多做好事善事。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美德,其作用不仅使被帮助者感受人间真情,解决一时之难,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后的快慰。经常帮助别人,就是使自己常处在一种良好心境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把自己的爱献一点给需要帮助的人。而感恩,是人际关系里最好的沟通方式。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育才之恩,我们的周边有很多值得我们感恩的人或事。时怀感恩之心,人才会以更加宽容、更加热情的态度,投入到生活中来,也能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方法九:你需要建立适度的社会链接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模式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度的社会链接是你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体系。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精神需要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另外,人需要建立几段积极正向的社会关系,这是必要的社会支持体系。当然,人际关系中最有价值的是与父母的关系,所以,不管怎样都要学会与父母关系和解,因为你们的最大心安来源于家庭,如果你确实无法与父母关系和解,我也建议你要与其它亲近的人建立良好关系。在与人交往时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选择健康的朋友,设置良好的界限,并参与积极的互动将有助于你保持良好情绪,与他人互动激活了大脑中不同的领域,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感受。因此,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哦,怎么办呢?当你学会尊重、理解、倾听、关心时,好的人际关系会自然生成。适度的社会链接还需要你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心理愉悦!
方法十:懂得求助是你智慧的表现
有调查发现,70%的人无法识别自己的心理问题,68%的人知道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后不懂得、不愿意求助,认为自己的问题自己能解决,不需要让别人知道,也不需要专业帮助。这样就导致很多人本来一开始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因为不求助、不处理导致问题加重,甚至出现轻微症状导致精神分裂。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中,有一条明确说明,懂得求助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所以,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绪表现和症状特点,适时适当的求助,不要隐瞒疾病,也不要扩大疾病的症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求助的方法有很多,学生可以求助学校的心理中心,社会人可以寻找专业的咨询机构或者医院的精神科。当然,如果问题较轻,求助你身边信赖的人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问题较重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求助专业人员,以免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最后,老师还想给大家几点小建议,保持心理健康,需要你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要记得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加强营养物质摄入,睡个好觉;最最重要的一定要记得,常常晒太阳,常常走进大自然;有空种种花,喝喝茶,静静地坐着,反思周围的美丽,释放压力。当然,每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不一定一致,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都是好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做心理健康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