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09-04 10:16:46,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莫将身病为心病,可是无关却有关。”诚如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言,人之身心,互相影响。
在追求健康的路上,身心两者缺一不可。
张 玲
主任医师,博士,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十一病区主任
精神疾病,问题出在哪儿?
当身体生病时,会伴随发烧、咳嗽、疼痛等各种不适,如实传递着当下的感受。
可是,当心灵不适时,却鲜有人能察觉。更多时候,人们将其视为矫情、娇气、抗压能力弱的表现。
殊不知,心灵真的会生病!很多与“心灵”相关的问题,实为业界所说的“精神疾病”。
临床上,精神疾病其实是对所有病理性精神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老百姓所熟知的“精神病”(实为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还包括了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等等。
精神疾病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遗传易感性就一定会得精神疾病。
因为任何一种精神疾病的发生,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如遗传、神经内分泌因素、大脑结构及功能改变、心理及社会等环境因素等,皆应考虑在内。
以现代社会很常见的抑郁障碍(抑郁症)为例,张主任解释道:“有的人携带了易感基因,可能比别人更敏感,罹患该病的概率也更高。但如果其在成长经历中相对顺利,生理和心理状态都比较稳定发展,那么,这个易感性就可能不显现,最终也不会呈现出抑郁的相关症状。”
病与没病, 自己说了不算!
“医生,我最近工作压力大,感觉特别焦虑,晚上也睡不好,这是不是焦虑症呀?”
“我父母从小就偏爱弟弟,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偏向弟弟,这让我活得特别不开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我这种精神状态正常吗?”……
这些因种种生活事件而引起的高低起伏、五味陈杂的情绪反应,虽则扰人,却不足以被认定为精神疾病。
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疾患,必须由专业医生,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精神状态检查后,才能判定。
医学上对精神疾病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并不会妄下断语。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例,其标准定义是:
持续6个月以上的慢性焦虑,没有固定内容的过分的担心和紧张不安,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痛苦和功能损害,且这些症状并非继发于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
对照可见,这跟我们印象中的“焦虑”,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首先,日常所说的“焦虑”,大多与正在或即将面临的某个事件有关,比如一次考试、一场面试等(医学上称之为压力应激)。
但当事件过后,焦虑情绪便会迅速减缓、消失。
而真正的“焦虑症”患者,其焦虑的情绪往往持续较久(通常超过6个月)。这种“时差”,乃“正常焦虑反应”和“焦虑症”最明显的区别。
其次,二者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亦有所不同。
譬如,正常人的焦虑反应,像考前焦虑,并不会影响其他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做事效率;
但“焦虑症”患者,除外焦虑,还可能伴随坐立不安、颤抖、胸闷、心悸、易惊吓等不适,患者甚至因此无心工作,无法社交,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事实上,不只是焦虑症,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首先,医生必须充分全面地采集信息,了解患者的起病过程、症状表现、成长背景、性格特征、相应的社会应激等;然后,再仔细评估其精神状态,做量表筛查,必要时还须进行X光、CT、脑电图、血液化验等检查;并给予一定的时间,去观察病情的演变。
综合种种,才会给出一个确切的诊断。而不是首诊时,仅凭患者的只言片语,简单筛查,就匆匆结论。
对于精神疾患的诊断,医生尚且如此谨慎,作为普通大众,就更不可轻率给自己或身边的人妄下定语了。
在此提醒,但凡有任何情绪问题,如不能及时疏导,应理性就医问询,而不是胡思乱想,妄自猜测。
医患配合, 一定会好起来!
面对精神疾患,医生经常被问:“这病会好吗?”
“在医生看来,精神疾患通过有效治疗,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能完全恢复到病前水平,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便可称为临床治愈,亦即是‘病好了’。”张主任解释道。
但囿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其会存在一定的复发概率。因此,即便“病好了”,医生仍会要求患者继续服药,维持治疗,以防复发。
且根据病情特点,服药时间因人而异,短则数月,长则几年,部分重症或难治性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就像对待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
由于患者仍在吃药,许多人不明就里,会觉得是“病还没好”。其实不然。
在此重申,对于精神疾患,“症状消失,个人社会功能恢复病前状态”即为治愈。其间的治疗过程,可能有艰辛有挫折,但只要医生、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必能抵达治愈的彼岸!
//////////
患者能做什么
1. 积极配合治疗
影响精神疾病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能不能及时就医、配合治疗,至关重要。
但一些人误以为,情绪问题,譬如抑郁,根本无须看医生,慢慢就能“走出来”;有的人即便看了医生,也不愿意遵医嘱服药。结果病情一拖再拖,迁延不愈,乃至恶性进展,严重干扰生活和工作,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对此,张主任提醒,倘若精神情绪问题经久不愈,应及时就医为妙;而一旦确诊为精神疾患,应当谨遵专业指导进行药物和/或心理治疗,并定期复诊。如此,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2. 消除病耻感
当下,对于精神疾患,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社会上仍存在种种偏见与歧视。很多人十分忌讳“精神病”一词,更害怕跟它扯上关系,认为得了“精神病”,以及去精神病医院、专科就诊,是一件很羞耻的事。
“这是一个需要纠正的观念。”张主任指出,精神疾患的发生无关道德和人品,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本身属于疾病的范畴。既然是病,通过合理治疗,便能获得改善,不必对此抱以病耻感,更不应讳疾忌医。
//////////
家属该做什么
1. 生活上悉心照料
亲人罹患精神疾患,作为家属,照料是必不可少的。
这要求家属针对性地去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以便对患者的衣食起居进行有效照顾,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当观察到患者有异常变化或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时,要第一时间做好记录,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对于个别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家属更要密切陪护,悉心疏导,及时撤离或保管好身边的危险器物与药品,以防患者出现过激行为。
2. 情感上充分理解
一味地说教与指责,无益于疾病的康复,相反,还可能引发患者负面情绪,乃至加重病情。
事实上,家属应该给予患者的,是情感上的关怀、包容与支持。“通常,患者的亲属若都很理解他、支持他,患者的预后也会很好;而如果患者,或独居,或离异,或经济上有巨大困难,或没有固定工作,长期缺乏身边人的温暖与陪伴,相应的,其预后也会较差。”张主任补充道。
以上几点,说来简单,但真正执行起来,未必容易。这就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抱着“病会好起来”的决心,才能走出疾病的深渊,重新拥抱阳光。
感谢北京安定医院宣传科许悦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原文刊于《健康养生》杂志2019年第8期
了解王传跃教授精神分裂症知名专家团队
可点击下图:
微信号 : 北京安定医院
新浪微博:@北京安定医院